LME仓储系统最近比较烦,都是因为马来西亚将在4月1日起开征6%的商品和服务税。由于大马是LME金属的主要储存地,持有42万吨LME注册金属,其中包括了LME近半数的镍库存,而之前LME未能与大马政府确认从下月起新税将不适用于保税金属,这导致了仓单持有商争相将金属撤出大马转移到新加坡等邻国,这方面基本金属铜已经开始先行。
最新的数据显示,该国的柔佛和巴生港已注销了近5万吨铜,占到当地近四分之三的铜库存,而镍库存的撤退有迹象表明也已经开始了,在16日少量试探性转移新加坡之后,于18日又从柔佛转移部分库存,当日新加坡增加2148吨,迪拜增加498吨,赫尔增加96吨,虽然其后监测数据显示转移暂缓,但LME库存仍呈大幅下降趋势,不能不令人怀疑部分未被监测仓库可能有在接收这些被转移库存。
但这对于全球镍市行情或许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。贸易商认为这些金属库存的转移只是意在防止遭新税冲击,因此后期LME镍库存会有一波回归性反弹上涨,只要LME镍库存水平不超过近期高位太离谱,也就是在43.3万吨附近,市场应都不必对此有所担忧。
而真正需要担心的,其实是国内的镍矿需求。自三月份以来,中国13个沿海港口红土镍矿库存量是轮番增加。数据监测显示本月6日库存量为1741万吨,13日为1749万吨,而截止20日已经攀升至1756万吨,总计增长了15万吨,这个数据在淡季期间尚可接受,但三、四月份是中国镍矿用量的传统旺季,如此不减反增殊为怪哉。
笔者认为有四大成因。首先是由于受到不锈钢出口遇冷拖累,因为欧盟、印度等地将对我国出口不锈钢冷轧板征收反倾销税,制造商出口减量也成题中应有之意,这对国内镍需求产生阻碍;其次是由于镍矿进口价格过高,导致中国现货市场上镍矿贸易商不愿下调报价,而镍铁价格的持续下滑引起的多数镍铁生产企业停产,这一来镍铁生产商更是不会采购价格高企的镍矿了,双方形成价格僵局,从而导致市场询盘成交呈现低迷;但另一方面,在雨季过后贸易商积极自印尼进口低品位红土镍矿,这部分量由于时间较短关系也堆积在中国港口。
综合可以看到上游滞下严重,由于市场生产销售有着实际的滞后性,而旺季又已经来临,因此其中含金量或将被生生浪费掉许多。可预见的二季度,伦镍由于库存意义停摆而暂失指引,其窜高走低更多受到美元对大宗影响,国内需求面的长期滞塞预期又拉了行业后腿,不胜晕哉! |